《浪浪山小妖怪》北京首映好评如潮,8月2日看小妖怪逆袭英雄路

2025年8月1日 11:08


近日,喜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在北京举办“还是没有名字的”首映礼,影片放映反响热烈,观众纷纷表示影片笑点密集、泪点真挚,评价是“暑期档最喜欢的电影”。影片将于8月2日全国公映,预售现已全面开启,49城限时点映同步进行中。

 


 

电影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导演、编剧於水,联合编剧刘佳,总制片人李早,总策划崔威,配音导演韩冬青,配音演员陈子平、路扬、姜小亮,以及主题曲演唱者黄子弘凡等主创悉数亮相首映礼,与观众交流互动。众多业界嘉宾亦莅临现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扈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电影监制王红卫,导演、编剧路阳,动画导演田晓鹏,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周晓枫,制片人、追光动画总裁于洲,动画导演、策展人皮三,演员周冬雨,《中国奇谭之玉兔》导演徐宁、制片人叶婷,演员、唱作歌手徐乐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影评人宋磊等出席观影,共同见证小妖怪们在北京大银幕的首秀。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等角色也惊喜空降,现场欢乐不断。

 

 

业界嘉宾高度评价:自由洒脱的寓言,动画电影的新窗

作为《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该片由《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创倾情打造,延续短片同一世界观,在“平行时空”下开辟全新故事线——小猪妖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草根取经团”,踏上一段寻找自我的西行之旅。

首映礼现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扈强称影片做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著名电影监制王红卫特别欣赏影片的当下性,评价其“非常自由洒脱”,对当下中国电影破局意义重大,有望为行业打开“一扇新窗”;导演、编剧路阳从经典解构视角进行分析,认为影片创新性地聚焦西游世界中普通小妖怪,演绎了一个不一样的西游故事,并坦言自己是《中国奇谭》的粉丝;著名动画导演田晓鹏对影片的角色设计和剧情编排表示赞赏,认为“二维动画能达到此水准实属难得”;著名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周晓枫指出影片“扎实地刻画了小人物的形象,笑声背后是汗水和泪水,坚持梦想者即是英雄”;著名制片人、追光动画总裁于洲称赞制作团队“凝聚出中国动画的一抹亮色”,肯定《中国奇谭》迈出了坚实一步,并鼓励创作者坚持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动画导演、策展人皮三肯定了影片独特的“幽默感与美学品质”。

演员周冬雨表示,自己看着上美影的作品长大,整个故事有笑有泪,非常适合小朋友,也很适合每一个像我们这样的大朋友。

《中国奇谭之玉兔》导演徐宁感慨道,短片到电影走出了非常精彩的一步。

电影《好东西》制片人叶婷认为故事写得幽默深刻,同时具有现实意义,团队在当下的市场环境坚持保留中国化本质的东西,令人佩服。

演员、创作歌手徐乐同表示影片让他“感动至深”,音乐的留白和呼吸感配合着故事情节给到观众很好的情绪支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影评人宋磊则表示,虽然人物设定像小孩,“但在角色身上投射了成人的情感”。“浪浪山就像通往孩童世界的入口,等看完影片的时候,却有一个成人的出口。”

 

笔墨入镜,以拙为美,匠心声画制作打造纯正国风

    影片于8月1日发布《笔墨意“镜”,光影随“形”》制作特辑,聚焦幕后创作理念,展现了主创团队在画面呈现、角色塑造、声音设计等多维度的创作理念与匠心追求。该片集合了一支超600人的制作团队,共计完成1800余组镜头、2000多张场景图,在二维动画的表达中创造性地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与电影镜头的光影空间感。

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资深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委员会(以下简称“艺委会”),以深厚的艺术积淀为影片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因此,影片既有对“中国动画学派”经典底蕴的传承,又创新出当代的视觉表达与作品气质。艺委会专家常光希强调上美影“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精神;艺委会专家周克勤则提出“传承老少咸宜的制片方针”,艺委会专家凌纾认为影片最创新之处在于“将西游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真经就在每个人的心间”;艺委会主任、影片艺术顾问速达则表示,上美影的作品始终坚持对“奇趣韵”的追求。

影片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提出“笔墨入镜”的创作概念,旨在镜头中融入画意,赋予画面生命力。他在首映礼分享道:“电影画面在水墨和线条基础之上,融入了丰富的色彩光影以及真实的空间,给大家创造一个真实可信的故事空间”影片巧妙地在笔墨写意与质感写实,工业化制作与个人风格化之间寻求平衡。

角色塑造秉持“以拙为美”的原则,让电影中的角色更贴近普通人,展现随性可爱的一面,在制作中从不追求线条的绝对流畅,而是为角色增添稚拙感,比如通过小猪妖鼻子、耳朵的细微颤动赋予其灵动感,以及精心设计的“孩子气”打斗风格等,都使得角色更具亲和力与生命力。

声音设计同样充满巧思,力求营造鲜活氛围。海浪声、虫鸣、鸟叫、风声共同构成“声音蒙太奇”,生动再现夏日场景;埙、洞箫、竹笛等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的融合,为小妖怪们的旅途对话增添妙趣。主题曲紧扣“勇敢出发”的核心,唱出小人物的热忱与力量,演唱者黄子弘凡在首映现场清唱副歌,将勇气传递给观众。 

观众共鸣强烈,“浪浪山精神”引发共情

    北京首映礼现场,观众们表示影片“内核深刻,引发强烈共鸣”、“笑点高级,观感愉悦”。片中“公鸡画师”等桥段精准映射当代职场生态,引发广泛共情。

    影片对母子亲情的细腻刻画也深深打动了年轻观众,特别是猪妈妈那句“多吃点,别让他们都吃了”的叮嘱,被认为是生活中最质朴、真挚的爱意表达。80后、90后家长观众表示,上美影陪伴了他们的童年,如今又陪伴他们的下一代成长,期待未来涌现更多佳作。 

    从短片到电影,“浪浪山”的故事持续引发观众共鸣。两年前“我想离开浪浪山”的呐喊曾触动无数年轻人,如今电影以“活成喜欢的样子”作为回应:鼓励打破桎梏、勇敢迎接挑战、最终成为自己的无数平凡人。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由王隽担任总出品人,陈廖宇担任监制及艺术总监,於水导演,於水、刘佳联合编剧,王隽、李早担任总制片人,崔威总策划,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小苜标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猫眼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品。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将于8月2日登陆全国院线。“嘻”行拼好团,暑期合家欢,就在明日,燃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