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 14:04
北宋名家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尽了知识分子的担当道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兴衰奔走、为百姓的福祉奋斗。位于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也因为范仲淹而成为天下书院的典范。今晚,由江苏卫视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纪实探访节目《中华书院》第七期,将来到有着“州郡置学始于此”美誉的应天书院,感受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李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自媒体博主蔡紫将共同开启一场读书人的“朝圣之旅”。
以天下为己任 感受“古今完人”的家国情怀
应天书院坐落于商丘,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后来升格为南京国子监,当时的南京(今商丘)最高学府,在中国教育、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书院门前“以天下为己任”的牌匾,正是后人对范仲淹为应天书院注入精神内核的生动诠释。“孟子讲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到了范仲淹这里,它就有一个全新的变化。所谓的天下,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武黎嵩表示。“他其实是把‘达则兼济天下’的维度更加突出了,是要把天下扛在自己的肩上。”李震说道。
在嘉宾们看来,范仲淹之所以能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是因为他始终慷慨有大志。“他从小就不是为了自己的翻身,或者个人的功名去做事情。他这辈子唯一的志向,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李震进一步阐释道:“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为一时的得失、荣辱去烦恼,但范仲淹身上好像看不到这一点。”
而这份家国情怀,其实早已深深根植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之中,成为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精神基因。“范仲淹就像盏灯在照亮我们。中华文化很多我们认为很深刻的东西,它都是活生生的,是曾经发生在我们的历史长河当中的英雄事迹。所以中华文化是现世的文化,是活泼泼的文化。”武黎嵩表示。
聚天下英才而教之 看范仲淹千古师德典范
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晏殊邀请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在这期间,应天书院的发展到达了顶峰,培养出一大批治国安邦之材。他们活跃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在这里主持书院工作的时候,其实为很多寒门学子,提供了心灵上和物质上的庇护。对于当时来这里求学的学子来说,他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指引,更是精神上的。”蔡紫表示。而这份为人师长的悉心指引,在尊师重教的中华大地上,已经是一以贯之的社会风尚。
节目中,李震、西川纷纷回忆起师长们对自己的影响。李震曾师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在他心目中,杨老师对他起到了一种“立志”的作用。“不管你将来选择干什么,你的人生会有一个方向。这就是杨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李震说道。而西川则回忆起自己的求学历程,“那时候给我们上课的是赵萝蕤。我记得有一次,两个女老师搀着一个高个美国人,晃荡晃荡就进来了。这个人是罗伯特·温德,是闻一多的好朋友。虽然没见过闻一多,但是看见老温德了,那种氛围感一下就来了。”
今晚20:30,锁定由江苏卫视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中华书院》,让我们循着范仲淹的足迹,仰望这座中国读书人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