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 22:24
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曾在武夷山生活、著书、讲学累计长达五十余载,使得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并传播开来。今晚20:30,由江苏卫视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纪实探访节目《中华书院》第三期将打卡武夷精舍,寻找这片土地上的朱子印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李响,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教授李春颖,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宁,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考亭书院山长、紫阳书院山长朱杰人将共赴武夷精舍论学,感受生生不息的朱子理学文化积淀。
朱杰人诠释处世之道:
正其义不谋其利
武夷精舍位于福建省武夷山九曲溪中段,是朱熹亲手营建的一座著名书院。武夷精舍建成后,朱熹著书讲学,带动了一大批理学名家相继来到武夷山择地筑室,为理学的薪火相传奠定了生生不息的基础。
节目中,嘉宾们在武夷精舍开启了一场有关朱子思想的漫谈。朱杰人表示,读书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的思想,“把过程做正确,功利自然会来。如果过程不正确,那功利来了也是白来。”他引用董仲舒名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此句被朱熹收入《白鹿洞书院揭示》)来诠释处世之道,认为做学问也理当如此。
对此,杨宁深以为然。他认为,“利”是可见的、可衡量的,得到之后会让人有安全感。相比之下,“义”就显得比较虚无。“义和利看似很宏大,是一个非要二者选一的问题。它其实就是一个,你到底看中的是眼前那些具体可见的东西,还是要一个不可见,但是能够让你安心的东西。”杨宁说道。
李春颖谈原生家庭之困
教养方式影响孩子成长
作为朱熹第二十九世裔孙,朱杰人长期致力于朱子及朱子学的研究与组织工作,他始终坚信“经典永不过时,活水奔流不息”。朱杰人表示,朱家后人从开蒙起,就要求熟读《朱子家训》。而这份家训,也一直成为以朱杰人为代表的朱家后人处世、治学的准则。
顺着《朱子家训》,嘉宾们纷纷谈论起原生家庭对于个体的影响。武黎嵩表示,家是一个人最初认知社会、理解社会,获得最基本的教养的场域。李春颖则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她表示,自己的妈妈其实经历了一个不甚理想的原生家庭,“但她从这里汲取到的是,她以后要以一个更好的方式去对待她女儿。”于是,来自父母的爱,贯穿了李春颖整个成长过程。“它曾给过我们滋养,曾经是我们扎根的那块土地,”李春颖说道。
“朱子读书法”读透天下书
打破“快速阅读”的诱惑
钱穆先生在《学龠》一书中写道:“朱子教人读书法,其实人人尽能,真实平易,而其陈义之深美,却可使人终身研玩不尽。”关于如何读书,在朱熹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所占比例甚少,但他总结的读书方法,经过弟子和后人整理,形成了一本《朱子读书法》。
节目中,大家也聊起了当代学习、阅读时会面对的种种迷思,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如何应对未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呢?嘉宾们纷纷表示碎片化的阅读不可取,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的学习,才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唯一法门。李春颖也认为,碎片化的阅读是不能带来完整的体验的,“我们在经历人生任何一个坎坷和波折的时候,心灵都有极大的震撼,这个震撼一定是包含成长在其中,而不只是要一个答案。”李春颖表示。
今晚 20:30,锁定江苏卫视与哔哩哔哩《中华书院》,一同走进理学圣地武夷精舍,品读传承千年的文化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