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16:21
作为湖湘文化重镇,湘水与蒸水交汇处的衡阳,堪称长江流域的文化地标。衡阳的书院,在清代曾多达69所,鸿学硕儒与人文盛景可谓珠璧交辉。今晚20:30,由江苏卫视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纪实探访节目《中华书院》第四期,将走进这处被誉为古代中国“大学城”的地方,溯源近代湖湘文化崛起的思想源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诗人西川、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李响、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教授李春颖将结伴而行,一同踏上这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01探秘“千年学府”邺侯书院 谈古代圣贤的“归隐观”
衡阳是中国书院文化的滥觞地。曾国藩有云:“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这其中,中国最古老的民间书院邺侯书院,理当拥有姓名。
邺侯书院位于竹林环绕的苍翠之中,是衡阳书院文化的肇始。这里,曾是传奇宰相李泌的隐居地。李泌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可谓功勋卓著,一度位极宰相。尤其在安史之乱中,他帮助唐肃宗力挽狂澜,调和皇室矛盾。然而,功高盖世的他频频招来权臣嫉妒。于是在唐肃宗至德二载,他选择了激流勇退,归隐衡山。
节目中,杨立华、西川一同来到邺侯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李泌的《长歌行》。一句“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道尽了李泌当年功成身退之气魄。“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很多都是干一番大事之后,就散发弄扁舟。”西川说道:“但李白不一样,他是还没做成的时候,就已经想着离开的事儿了。因为事了拂衣去,他觉得特帅!”
02打卡石鼓书院“三绝” 看湘水、蒸水“泾渭分明”
随后,杨立华、西川与李响、李春颖汇合,一同前往石鼓书院。这座跨越了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国的古老学府,与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一同被誉为“宋代全国四大书院”。
在当地,有一句关于石鼓书院非常有名的顺口溜,“有书翻不动,有鼓擂不响,有字认不得”。节目中,嘉宾们也循着这段顺口溜,打卡了石鼓书院的“三绝”。“翻不动的书”,指镌刻在石碑上朱熹的《石鼓书院记》,上面镌刻的是书院办学的纲领性文献;“擂不响”的鼓,指石鼓;而“有字认不得”则指禹王碑上那些至今无法解读的远古文字。这“三绝”,被看作是石鼓书院的镇院之宝。
除此之外,由于位于湘水和蒸水的交汇处,站在石鼓书院楼顶,还能欣赏到“泾渭分明”的奇观。“我们看建筑、看古迹,有可能不是当时的。但是,这汪江水一定是!”“历史更迭了,山川没有变化!”嘉宾们感叹道。
03溯源湖湘文化 九字概括湖南人性格密码
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湖湘文化作为地域性文化,与齐鲁、吴越、岭南等区域文化一样,有着忧国忧民、务实经世的共因;同时,受历史机遇、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影响,又具有鲜明的特质及根基。
节目中,李响用九个字精准概括了湖南人的性格密码,即“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在他看来,湖南人性格泼辣,行事果敢,常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这从文化溯源来看,其实与湖湘文化的生生不息密切相关。“这已经成为湖南人心里引以为豪的座右铭了!”李响表示。
今晚20:30,锁定由江苏卫视和哔哩哔哩共同打造的《中华书院》,让我们在书香与历史的交融中,开启湖湘千年璀璨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