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和“苏超”好好告个别吧!明年见!

2025年11月5日 16:19


11月1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华灯如昼,声振寰宇。

江苏人自己的“世界杯”——2025年“苏超”总决赛在此上演,江苏卫视《江苏超会玩》节目全程直播了南通队与泰州队的巅峰对决,这场比赛不仅关乎冠军奖杯的归属,更牵动着8000多万江苏儿女的心弦。

从盛夏到深秋,当泰州队以“黑马”之姿夺得苏超元年的总冠军,这场承载着梦想与热爱的绿茵征程,始于“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终于“江苏13市,友谊1314”。

线下,85场激战,现场总观众人数破243万,场均超2.8万人次,南京奥体中心7场比赛场均超6万名观众,7次刷新中国业余足球观赛人数纪录;线上,《江苏超会玩》收视稳居同时段TOP3,节目直播累计破2.7亿人次收看,全网曝光量超39亿,#江苏超会玩#主话题全网曝光量超9亿次……这组滚烫的数字,勾勒出一幅远超体育范畴的壮丽图景。

当大幕落下,陪伴了“苏超”一路的你,都会怀念什么?

 

我们怀念的,是“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从小,我们都被教导“不以成败论英雄”。但竞技体育对胜利的追逐,恰是其最迷人的魅力。在“苏超”这样一个业余足球联赛的赛场,在“草根球员”身上,我们看到了足球这项运动最该有的样子——没有什么先天的优势与劣势,更不存在借口和理由,唯有渴望胜利、直面失败、永不服输。

我们会记得“眼中有杀气,脚下有章法”的庞志超;会记得复刻C罗倒挂金钩名场面的巴特;会记得打入“苏超”第100粒进球的淮安村支书戴虎,和那句“田埂不会拒绝晚熟的稻,绿茵场也不会拒绝坚持的人”;还会记得点球大战的“天降神兵”蔡天龙……当个体对胜利的渴望凝结成11个人坚不可摧的意志,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得到了最具象化的表达。

当然竞技体育,有多少胜利的狂喜,就有多少“意难平”。我们也不会忘记,决赛失点、掩面痛哭的李贤成;不会忘记雨中跪地、双手抱头的常州队助理教练恽铮;不会忘记看台上那一句句“继续战斗”的呼喊……冠军奖杯只有一个,遗憾才是常态。而那些拼到力竭的坚持、遗憾落泪的纯粹、永不言弃的韧劲,早已超越胜负本身,成为“苏超”最动人的印记。

我们怀念的,是“为城市而战”的纯粹热爱

双向奔赴,成就今日“苏超”。 “苏超”重构了大家对江苏的集体认同,那种“为城市而战”的荣誉感,点燃了人民群众深藏心底的家乡情结,成为解码城市基因的密匙、凝聚全民向心力的纽带。

总决赛的南京奥体中心,涌入了62329名观众,再次刷新“苏超”单场上座人数纪录。看台之上,“十三太保”的啦啦队一字排开,十三面“战旗”猎猎作响,在秋日的晚风中书写着属于江苏足球的热血与荣光。总决赛启幕前,十三支代表队依次入场,当球员的身影与看台上家乡球迷的呐喊相遇,台上台下的情感瞬间交织共振,达到沸腾顶点——恰如“江苏十三画,个个美如画”的标语,每一座城市的热爱都鲜活滚烫。当比赛进行到第35分钟,全场球迷同声高喊“江苏队”,城市荣誉在万人齐鸣中升至顶峰。

而这份热爱,从不局限于赛场之内:当常州东北街边烧烤店的老板娘作为“最小赞助商”落泪感谢常州主场;当无数的“散装家庭”陷入“主队是谁”的甜蜜烦恼;当看台上、电视机前那一群孩子,为了胜利欢呼,为了失利痛哭……“城市荣誉感”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藏在市井烟火、寻常岁月中的牵挂,是每个江苏人触手可及的骄傲与归属感,正应了那句“聚是苏大强,散是满天星”。

 

我们怀念的,是“全民玩梗”的自信从容

借由“苏超”舞台,“十三太保”你追我赶,从经济到球场,从文化到美食,从家书到对歌,“散装江苏”把“散装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时间,各类趣味爆梗在网络上刷屏蔓延。“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藏着同城德比的针锋相对;“天时地利人不和”道尽了跨城对决的微妙氛围;“听说,赢的可以当省会”的玩笑中,戳中了“散装江苏”的独特默契;“苏州本来谈好了姆巴佩,因为没有机场谈崩了”的脑洞更让人忍俊不禁。起初,这些只是网友们随性玩梗、乐在其中的趣味表达,而当官方“下场”玩梗造梗,这场全民狂欢便有了不一样的温度与分量。

聚焦赛事热度和全民话题,江苏卫视接连推出《太保们的美梦》《南哥的诱惑》《“苏超”复仇者联盟》《荔枝台拼了!苏超决赛配置拉满》《又一名场面!盐城队员坚毅眼神封神了》等短视频内容,单条视频全网播放量屡破千万。与此同时,针对常州队的“笔画保卫战”,围绕“常州-吊州-巾州-|州”这一话题热梗,江苏卫视推出了《名里带州就是兄弟》《克州给常州借笔画》等系列短视频,斩获全网超1.7亿播放量,成为现象级传播案例。“江苏卫视的精神状态还是太超前了”“江苏卫视果然是大雅之堂”等评论刷屏全网,不仅让“苏超”赛事声量实现指数级放大,更拉近了主流媒体与年轻受众的距离。

这场全民参与的玩梗热潮,本质上是整个社会自信从容的生动写照——人们乐于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解构话题、联结情感,既表达了对家乡、对本土文化的由衷热爱,更彰显了全社会开放包容、松弛自在的精神气质。

 

我们怀念的,是“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生动实践

“苏超”的胜利远不止于赛场,还在于经济的账本上。据江苏省商务厅统计,自5月10日开赛至10月8日“八强战”落幕,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达108.85亿元,同比增长34.03%,客流量同比增长31.9%。 作为这个夏天的“现象级”赛事,在“苏超”的带动下,全国已有超10个省区市跟进举办城市联赛,看似普通的业余赛事,以带动千亿消费之势正在重构城市体育消费生态。

配合“苏超”赛事的开展,常州、徐州、镇江等城市针对客队市民推出景区免费优惠政策;盐城、泰州结合票根推出“看球+旅游+美食”等文体旅套餐;南京推出“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活动,大报恩寺遗址景区、阅江楼景区、栖霞山名胜风景区等30家景区景点享受购票优惠。此外,餐饮门店、购物中心、商场也纷纷推出线下优惠活动,“第二现场”可谓热闹非凡。当“一场球赛撬动千万消费”,“苏超”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体育竞技本身,而成为激活消费潜力、驱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苏超”元年的故事,以一个完美的惊叹号收官!但你我都知道,属于“苏超”的精彩,未完待续。连云港、常州已发出“招募令”,早早地开始了明年的备战;南通、宿迁、扬州等地纷纷推进市级联赛,扎实推进青训;“明年提前至五一开赛”的官方承诺,更让万千球迷翘首以待。

今天,让我们珍藏这一季的热血与感动,和“苏超”好好告个别。待到来年春日,愿我们带着不变的热忱,笑着道一句:“苏超,好久不见”!